English

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已千疮百孔

1998-05-1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现行体制下,粮食价格波动的代价主要由国家与农民承担,带来的结果不是粮食减产就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种粮人苦

种粮不赚钱的直接原因在粮食收购制度,有资料表明,最近11年中我国的定购粮价低于市场价格的有9年,而高出市场价格的仅2年。

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定购体制同样没有理顺。粮食丰收时主销区不愿调入粮食,主产区粮食过剩不仅要承担粮食储存的仓储费、利息支出,还要承担各种损耗。粮食欠收时主产区要承担用保护价收购却按计划价卖给销区的大量政策性亏损。

卖粮人难

坐商式的经营手段在粮食市场多渠道经营的环境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粮食紧缺时,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实行多渠道经营,主销区调粮积极性高,国有粮食部门日子好过;一旦粮食丰收,粮食市场疲软,粮食就变成国有粮食部门独家经营,明知亏本,也要收购,明知调不出,也要加库存,企业行为让位政府行为。

粮企为保证自身的利益,一方面对农民拒收、压价,打白条,另一方面调整结构,经营转向非粮产业。

管粮人累

由于目前我国粮食供给远非过剩,加上购销关系链条脆弱,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决定了粮食消费结构的稳定性差。当国家定购粮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时,农民就缩减自己的粮食消费,市场上商品粮的供给就会增加,相反,则会增加自留量,减少售粮。

不仅如此,通过价格的调整均衡市场供求也给财政带来极大负担。粮食丰收、粮价过跌时,实行保护价;粮价过涨时,实行限价销售。二者都造成政策性亏损,而这些亏损最终都由财政负担。(《中华工商时报》98.5.8张炯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